松江鲈
拼音:sōng jiāng lú
注音:ㄙㄨㄥ ㄐ一ㄤ ㄌㄨˊ

松江鲈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见“松江鲈鱼 ”。

引证解释:

⒈ 见“松江鱸鱼”。

网络解释:

松江鲈

  •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头扁平,向后渐侧扁。头部有棱无棘,前鳃盖骨有4棘,上棘最大,上弯。背鳍连续,有一深凹。口大,上颌略长。颌骨、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齿群。胸鳍下部鳍条不分支。腹鳍Ⅰ-4。鳃膜上有两橙色斜纹,酷似2片鳃叶,故有“四鳃鲈”之称。为近岸浅海鱼类,一般在与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区域生长育肥,性成熟后,降河入海产卵,幼鱼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黄、渤海和东海均有分布,为名贵的食用鱼类。
  • 字义分解

    • 拼音sōng
    • 注音ㄙㄨ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WCY
    • 五行

    (1)(名)松科植物总称:~科植物。

    (2)(形)松散:~~垮垮。

    (3)(动)使……松:~~腰带|~~琴弓。

    (4)(形)经济宽裕:大手大脚;手~得很。

    (5)(动)解开;放开:~手|~绑。

    (6)(名)用鱼虾瘦肉等做成的绒状或碎沫状的食品:肉~|鱼~。

    (7)姓。

    • 拼音jiāng
    • 注音ㄐㄧ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AG
    • 五行

    (1)(名)大河:长~|珠~|黑龙~。

    (2)(名)指长江:~汉|~淮|~南|~左。

    (3)(名)姓。

    • 拼音
    • 注音ㄌㄨ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GHN
    • 五行

    (名)钙鱼;体侧扁;嘴大;鳞细;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肉味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