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肉补疮
拼音:wā ròu bǔ chuāng
注音:ㄨㄚ ㄖㄡˋ ㄅㄨˇ ㄔㄨㄤ
词性: 成语

挖肉补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挖肉补疮wāròu-bǔchuāng

(1) 比喻只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应急

cut out a piece of flesh to patch a boil;rob one's belly to cover one's back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只顾解决眼前问题而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梁启超《外债平议》:“就财政上以论,外债之宜借者,不过为苟安目前、挖肉补疮之计。”
郭沫若《万引》:“亏他的夫人挖肉补疮,东撙西节地还能勉强维持着。”

国语词典:

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济急,而不顾后果。参见「剜肉医疮」条。

如:「如果以挖肉补疮方法解决问题,将得不偿失。」

网络解释:

挖肉补疮

  • 挖肉补疮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ā ròu bǔ chuāng,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一作剜肉补疮。
  • 挖肉补疮的近反义词

    • 1、如果你在数学课上准备英语考试,那比是挖肉补疮
    • 2、他也是个小老板,头寸兜勿转挖肉补疮是家常便饭。
    • 3、没有其他办法只有继续给你转移,但这也只是挖肉补疮
    • 4、显然,这是扬汤止沸、挖肉补疮式的“救市”思维,它纵然能解燃眉之急,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5、这是不折不扣的挖肉补疮和拆东墙补西墙,建一处破坏另一处。
    • 6、这不是挖肉补疮吗?我没犯什么错,老天也不能把我怎么样;要是我有罪,又能转给谁呢?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ㄨㄚ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PWN
    • 五行

    (动)从物体表面向里用力;取出其一部分或包藏的东西:~土|~山。

    • 拼音ròu
    • 注音ㄖ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WWI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

    (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气。

    • 拼音
    • 注音ㄅㄨ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UHY
    • 五行

    (1)(动)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袜子。

    (2)(动)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

    (3)(动)补养:滋~。

    (4)(名)〈书〉利益;用处:不无小~。

    • 拼音chuāng
    • 注音ㄔㄨㄤ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WBV
    • 五行

    (1)(名)通常称皮肤发生溃烂的疾病:生~。

    (2)(名)外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