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
拼音:sì xiào
注音:ㄙˋ ㄒ一ㄠˋ

四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天子射猎时的四支扈从部队。 2.谓四面的军队,形容军队众多。

引证解释:

⒈ 天子射猎时的四支扈从部队。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孙叔奉轡, 卫公参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鼓严簿,纵猎者。”
郭璞注引文颖曰:“凡五校,今言四者,中一校随天子乘舆也。”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皇帝翊四校於仙园,迴六龙於天苑。”

⒉ 谓四面的军队,形容军队众多。

《后汉书·窦宪传》:“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李贤注:“四校,四面之校。”

网络解释:

四校

  • 四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ì xiào,是指射猎时的四支扈从部队。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G
    • 五行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 拼音xiào,jiào
    • 注音ㄒㄧㄠˋ,ㄐㄧ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UQY
    • 五行

    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jiào

    1. 比较:校场。

    2.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