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拼音:jì wǎng kāi lái
注音:ㄐ一ˋ ㄨㄤˇ ㄎㄞ ㄌㄞˊ
词性: 成语

继往开来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继往开来jìwǎng-kāilái

(1) 继往古成果,开来世大业

但是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第十二》
carry on the past and open a way for future

引证解释:

⒈ 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
清顾炎武《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两汉而下,虽多保残守缺之人;六经所传,未有继往开来之哲。”
邓小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当前,我国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

国语词典:

承续先人的事业,并为后人开拓道路。

网络解释:

继往开来

  • 继往开来,汉语成语。
  • 拼音: jì wǎng kāi lái,
  • 释义: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 1、条幅上那“继往开来”四个字,笔势活泼雄浑,犹如龙蛇飞动。
    • 2、我们应立下"继往开来,自出机杼,与时俱进"的目标。
    • 3、我们这一代人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 4、当前,我国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
    • 5、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 6、青年人要有继往开来的远大志向,才能成大功立大业。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XONN
    • 五行

    (1)(动)继续;接续。~任|中~线|前赴后~。

    (2)(动)继而:初感头晕;~又吐泻。

    • 拼音wǎng
    • 注音ㄨㄤ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YGG
    • 五行

    (1)(动)到……去

    (2)(动)去:奔~|~往。

    (3)(介)向(某处去);朝:~东|水~低处流。

    (4)(形)过去的:~事|以~。

    • 拼音kāi
    • 注音ㄎㄞ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AK
    • 五行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OI
    • 五行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