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笠
拼音: | zhān lì |
注音: | ㄓㄢ ㄌ一ˋ |
毡笠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毡笠'。
毡制的笠帽。
毡制的笠帽。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氊笠”。毡制的笠帽。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于闐皆小金花氊笠、金丝战袍、束带,并妻男同来。”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东山﹞瞧到北面左手那一人,毡笠儿垂下,遮着脸不甚分明。”
章炳麟《訄书·订礼俗》:“婴络以效桑门,絳绳以被氊笠。”
国语词典:
毡制的笠帽。《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行了几里,只见途间一人,头带毡笠,身背皮囊,满身灰尘,是个惯走长路的模样。」也作「毡笠儿」、「毡笠子」。
网络解释:
毡笠
- 1、密令军士,每人各束草人一个,头戴毡笠,身披蓑衣,每一个用长绳一条系着。
- 2、不自禁地,定海隐隐觉得,眼前的这个剑招出神入化的青衫少年,与月前他在东荒万碑塔葬所见的那名神秘的毡笠人,无论神态动作竟都异常地相似。
- 3、钦宗出发时,被迫头戴毡笠,身穿青布衣,骑着黑马,由金人随押,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不但受尽旅途风霜之苦,还备受金军的侮辱。
- 4、至于守城的物资,由于毡笠的吸箭功效,也由于节约使用,箭支到现在都还很充裕,除每个兄弟身上都带着百来支箭支外,库存还有近十万支。
- 5、牛大力走近了些,见一位身穿蓑衣、头戴毡笠的老汉坐在船尾垂钓。
- 6、公孙羽突然大喜过望,终于从对方的声音中判断出,来人正是那个在悦来客栈独酌自饮的毡笠人。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n
- 注音ㄓㄢ
- 笔划9
- 繁体氈
- 五笔TFNK
- 五行金
(名)(~子)用羊毛等压成的像厚呢子或粗毯子的东西:~垫|~房|~帽|~毯|~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