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ān zhì |
注音: | ㄢ ㄓˋ |
词性: | 动词 |
安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安置
(1) 敬语。请休息。睡前的问候语
(2) 安排他人在指定的地方或位置上
引证解释:
⒈ 安放;安排。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引《穀梁传·哀公元年》:“‘卜之不吉,则如之何?’‘不免,安置之,繫而待。’”
晋干宝《搜神记》卷三:“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 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
唐杜甫《简吴郎司法》诗:“有客乘舸自忠州,遣骑安置瀼西头。”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待要起行时,在下安置动身,管取安心无虑。”
老舍《月牙儿》十二:“可是我已经是个大姑娘了,不象小时候那样容易跟在妈妈轿后走过去了。我得打主意安置自己。”
⒉ 就寝;安歇。
引唐张鷟《游仙窟》:“时既曛黄,且还房室,庶张郎共娘子安置。”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陆象山﹞每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致恭于祖禰祠堂,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暮安置,亦如之。”
⒊ 用作称别人就寝的敬词。
引《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铺了床,伸开被,点上灯,请婆睡,叫声安置进房内。如此伏侍二公婆,他家有甚不欢喜!”
《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 周进也吃了。叫了安置,各自歇息。”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七:“打三更了,大少爷、大小姐向老爷、太太道了安置,才各自进房去睡。”
⒋ 宋时官吏被贬谪,轻者称送某州居住,稍重者称安置,更重者称编管。
引宋苏轼《到惠州谢表》:“续奉告命,责授臣寧远军节度副使, 惠州安置,已於今月二日到惠州。”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七:“﹝东坡﹞门人张耒时知潁州,闻坡卒,出己俸於荐福禪寺脩供,以致师尊之哀。乃遭论列,责受房州别驾、 黄州安置。虽名窜责,馨香多矣。”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天子听信了,即命翰林草制,贬吴潜循州安置,弟兄都削去官职。”
《英烈传》第三回:“脱脱单马竟赴淮安安置。”
国语词典:
安放、安排。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安置
- 1、同志们暂且把伤病员安置在老乡的家中。
- 2、将近有上千人在这个安置区安了家,他们中许多人背井离乡,试图在城市创造出更的生活。
- 3、那个母亲留下遗言的孩子可得到安置。
- 4、有时房子门口安置一对石狮子,据说是为了辟邪。
- 5、妈妈出差前,把家里的事情均已安置妥当。
- 6、爸爸把新买的沙发安置在客厅里。
字义分解
- 拼音ān
- 注音ㄢ
- 笔划6
- 繁体安
- 五笔PVF
- 五行土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与安置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