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下
拼音:shì xià
注音:ㄕˋ ㄒ一ㄚˋ

示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指示。

引证解释:

⒈ 犹指示。

《红楼梦》第十五回:“凤姐命请邢王二夫人示下。”
《老残游记》第五回:“这边值日头儿就走到公案面前,跪了一条腿,回道:‘禀大人的话:今日站笼没有空子,请大人示下。’”

网络解释:

示下

  • 示下,读shì xià,是汉语词汇,出自《红楼梦》,解释为:犹指示。
    • 1、此后,记者到多家店铺和商超消费,虽然收银员都习惯性地在机上先刷磁条卡,但在错误提示下,他们都会将芯片卡插入卡槽,并完成交易。
    • 2、对此,集团董事会在查理斯指示下解雇了威廉姆。 ()
    • 3、显示下一次爬网的开始日期和时间。
    • 4、只要精神在理性的指示下理解事物,无论那观念是现在事物、过去事物、或未来事物的观念,精神有同等感动。斯宾诺莎。
    • 5、金正日生前并没有允许给自己塑建铜像,塑建铜像的计划是在金正恩的指示下推进的。
    • 6、本篇文章假设,您已在网上注册过,并按照那里的指示下载安装了软件。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FIU
    • 五行

    (动)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表示:告~|~众。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