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虫
拼音:jiè chóng
注音:ㄐ一ㄝˋ ㄔㄨㄥˊ

介虫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介虫jièchóng

(1) 介虫属或腺介虫科(Cypridida)的一员

cyprid

引证解释:

⒈ 有甲壳的虫类。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穀。”
郑玄注:“介,甲也。甲虫属冬。”
《后汉书·五行志一》:“时则有介虫之孽。”

⒉ 有甲壳的水族。

《淮南子·说山训》:“介虫之动以固。”
高诱注:“介虫,鱼鳖属。”

国语词典:

有甲壳蔽体的动物,如虾、蟹等皆是。

网络解释:

介虫

  • 介虫亦称“甲虫”,我国古代所称的“五虫”之一。
  • 按介、甲同义,为甲壳之意。
  • 字义分解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JJ
    • 五行

    (1)(动)在两者当中:~绍|媒~|这座山~于两县之间。

    (2)(Jiè)姓。

    (3)(名)甲:~胄|~虫。

    (4)(形)〈书〉耿直;有骨气:耿~。

    (5)(名)古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介、饮酒介等。

    • 拼音chóng
    • 注音ㄔ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JHNY
    • 五行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2.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