嗲声嗲气
拼音:diǎ shēng diǎ qì
注音:ㄉ一ㄚˇ ㄕㄥ ㄉ一ㄚˇ ㄑ一ˋ
词性: 形容词

嗲声嗲气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撒娇的声音或姿态。形容人说话时的语气矫揉造作,也形容小孩说话时的语气可爱稚嫩。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撒娇的声音和样子。

周立波《金戒指》:“只听见那女人嗲声嗲气地唱道:‘这几天,你不来,日子实难挨。’”
《人民日报》1981.6.6:“小华嗯嗯呀呀,嗲声嗲气地和奶奶应答着,心里甜丝丝的。”

⒉ 形容语音的绵软柔细。

茹志鹃《着暖色的雪地》一:“﹝陆橙﹞碰到了隔壁那位苏州嫂嫂,他一向讨厌她的嗲声嗲气。”

网络解释:

嗲声嗲气

  • 嗲声嗲气:与奶声奶气都指稚气化的甜蜜声气,来源于嗲(嗲嗲)、奶(奶奶)嬉爱、嬉戏幼儿时的稚气化表情,因此泛指成年人故作姿态的甜蜜声气或小孩说话时的稚嫩语气。
  • 注音:diǎ shēng diǎ qì
  • 释义:形容撒娇的声音或姿态。形容人说话时的语气矫揉造作,也形容小孩说话时的语气可爱稚嫩。
    • 1、黄玫瑰就是那种喜欢显山露水、炫耀张扬的女人,尽管人长得粗手笨脚的,但走起路来却一摇三摆,说起话来嗲声嗲气,故意忸怩作态,把女人味做作到了极致。 
    • 2、电报员嗲声嗲气、故作可爱地说,“你可以在电报里再加一声‘汪汪汪’,价钱一样的。”。
    • 3、她撒痴撒娇,嗲声嗲气的摇晃着梓豪的的手。
    • 4、她总是嗲声嗲气的,有时挺烦的。
    • 5、即使有人故意尖声尖气或粗声粗气或嗲声嗲气或妖声妖气地说话或唱歌,也总有一些特征是自己改变不了的。
    • 6、他那沙破低沉的声音里含有怒意,同时也带有讨的意味,这时思嘉便挑剔而又嗲声嗲气地伸出手来将他领结拉正了。

    字义分解

    • 拼音diǎ
    • 注音ㄉㄧㄚ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KWQQ
    • 五行

    (1)(形)形容撒娇的声音或态度。 

    (2)(形)好;优异。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R
      • 五行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NB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