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憀赖
拼音:wú liáo lài
注音:ㄨˊ ㄌ一ㄠˊ ㄌㄞˋ

无憀赖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无所依从。 2.精神无所寄托。

引证解释:

⒈ 无所依从。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今人避讳,更急于古,凡名子者,当为孙地,吾亲识中有讳襄 、讳友 、讳同 、讳清 、讳和 、讳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闻者辛苦,无憀赖焉。”

⒉ 精神无所寄托。

宋朱熹《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病餘我更无憀赖,勉为同怀一赋诗。”

网络解释:

无憀赖

  • 无憀赖是汉语词汇,拼音wú liáo lài,指无所依从,精神无所寄托。
  •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liáo
    • 注音ㄌㄧㄠ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NNWE

    1.悲恨。

    2.依赖。

      • 拼音lài
      • 注音ㄌㄞ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GKIM
      • 五行

      (1)(动)依赖;依靠:仰~。

      (2)(动)指无赖:耍~|~皮。

      (3)(动)留在某处不肯走开:孩子看到玩具;~着不肯走。

      (4)(动)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责任;抵赖:事实俱在;~是~不掉的。

      (5)(动)硬说别人有错误;诬赖:自己做错了;不能~别人。

      (6)(动)责怪:不能~哪一个人。

      (7)(动)(Lài)姓。

      (8)(形)〈口〉不好;坏:今年庄稼长得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