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齐
拼音:qǔ qí
注音:ㄑㄨˇ ㄑ一ˊ

取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取齐qǔqí

(1) 使数量、长度或高度相等、正合适

先把两张纸取齐了再裁
even up;make even

(2) 集中到一起;聚齐

下午三时我们在门口取齐
assemble;meet each other

引证解释:

⒈ 聚齐;集合。

《水浒传》第三四回:“秦明见説反了花荣 ……便点起一百马军,四百步军,先叫出城去取齐,摆布了起身。”
《红楼梦》第七一回:“这丫头应了便出去,到二门外鹿顶内,乃是管事的女人议事取齐之所。”
郭沫若《初出夔门》一:“在镇守使衙门里住了有五六天的光景,同路的人取齐了,便乘着当时川河里所有的唯一的一只轮船‘蜀通号’东下。”

⒉ 使数量、长度或高度相等。

如:裁这件衣服,长短可照旧样取齐。

国语词典:

聚齐、会合。

网络解释:

取齐

  • 取齐,汉语词汇。
  • 拼音:qǔ qí
  • 指聚齐、集合。
    • 1、目的探讨葡萄酒厂废渣中提取齐墩果酸的最佳艺。
    • 2、品味经典颂佳句,提高修养讲礼仪。崇尚高雅破愚昧,远离低俗和消极。倡导文明风尚,传承美德树正气。和谐神州春意浓,拼搏进取齐努力!
    • 3、一会儿河下的炮声响了,几只从对河取齐的船只,直向这方面划来。
    • 4、防治螟虫,采取齐泥割稻,掘稻根,处理越冬稻草,点灯诱蛾,采摘卵块,拔枯心苗,插烟茎、撒烟末等方法。
    • 5、最后是我们于家的拳谱,这是我们多少代的凝聚和锤炼,最后取齐精华,留下了十二氏拳谱,差不多了就这些了,没有什么事情出去玩吧,明天就正式开始了。
    • 6、礼不再是仅仅对统治者的要求,也是对有知识的‘君子‘的要求,成为全社会成员取齐的标准。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ㄩ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CY
    • 五行

    (动)选取:~道|录~|可~。

    • 拼音qí,zhāi
    • 注音ㄑㄧˊ,ㄐㄧˋ,ㄗ,ㄓㄞ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JJ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