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海峡
拼音:dé léi kè hǎi xiá
注音:ㄉㄜˊ ㄌㄟˊ ㄎㄜˋ ㄏㄞˇ ㄒ一ㄚˊ

德雷克海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南美洲南端同南极洲南设德兰群岛之间的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东西长约300千米,南北宽达900多千米,平均水深3 400米,最深5 248米。以多风暴著名。

网络解释:

德雷克海峡

  • 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 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长300千米,宽900-950千米,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4750米。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其宽度竟达970千米,最窄处也有890千米。
  • 同时,德雷克海峡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其最大深度为5248米。如果把两座华山和一座衡山叠放到海峡中去,连山头都不会露出海面。表层水温冬季为0.5-3.0℃,浮冰可漂浮至南美南端;夏季为3.0-5.5℃,无浮冰。表层水富含磷酸盐、硝酸盐和硅酸盐,自北向南递增。这里是世界上已知的营养盐丰富,有利于生物生长的海区之一。
  • 在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以前,德雷克海峡对19和20世纪初叶的贸易起过重要作用。由于巨型油轮的出现和巴拿马运河的日益拥挤,德雷克海峡有可能再度成为重要航道。实际上第一次通过这一海峡的是1615年斯科顿(Willem Schouten)率领的佛兰芒探险队。而英国航海家德雷克只是通过麦哲伦海峡到达火地岛。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ㄉㄜ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FLN
    • 五行

    (1)(名)好的品行:美~。

    (2)(名)恩惠、好处:感恩戴~。

    (3)(名)姓。

    • 拼音léi
    • 注音ㄌㄟ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LF
    • 五行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3.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4.  姓。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DQB
    • 五行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拼音hǎi
    • 注音ㄏㄞ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TXU
    • 五行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 拼音xiá
    • 注音ㄒㄧㄚ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GUW
    • 五行

    (名)两山夹水的地方:~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