絪度
拼音:yīn dù
注音:一ㄣ ㄉㄨˋ

絪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褥子。古代贵族下葬时用盛有茅草和廉姜﹑泽兰等香草的褥子铺垫在棺下。

引证解释:

⒈ 褥子。古代贵族下葬时用盛有茅草和廉姜、泽兰等香草的褥子铺垫在棺下。见《文史》第十辑《长沙马王堆汉軑侯妻辛追墓出土随葬遗策考释》。

马王堆汉墓竹简《葬具》:“白綃、乘云绣、郭(槨)中絪度、一赤掾(缘)。”
唐兰考释:“絪度是铺在棺下的褥子……《既夕礼》説:‘茵著用荼,实绥泽焉。’注:‘荼,茅秀也;绥,廉薑也;泽,泽兰也。皆取其香兼御湿。’所説茵著就是竹简上的絪度。由于用丝织品做的,所以从糸作絪。古代读著如睹,和度音很接近。”

网络解释:

絪度

  • 絪度,,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īn dù,指褥子,古代贵族下葬时用盛有茅草和廉姜、泽兰等香草的褥子铺垫在棺下。
  •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
    • 注音ㄧㄣ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LDY

    1.古同“氤”:“天地~緼,万物化醇。”

    2.古通“茵”,垫子或褥子:“加画绣~冯(凭)。”

    • 拼音dù,duó
    • 注音ㄉㄨˋ,ㄉㄨㄛ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ACI
    • 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