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帻
拼音:jīn zé
注音:ㄐ一ㄣ ㄗㄜˊ

巾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头巾,以幅巾制成的帽子。
指戴上头巾。

引证解释:

⒈ 头巾,以幅巾制成的帽子。

《隋书·炀帝纪上》:“武官平巾幘,袴褶。”
宋周邦彦《六丑·落花》词:“残英小,强簪巾幘。”
《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干(蒋干 )戴上巾幘,潜步出帐。”

⒉ 指戴上头巾。

唐蒋防《霍小玉传》:“迟明,巾幘,引镜自照,惟惧不谐也。”

国语词典:

头巾。

网络解释:

巾帻

  • 冠类,汉以来,盛行以幅巾裹发,称巾帻。隋大业二年制定舆服,武官平巾帻、袴褶。唐昭宗时,十六宅诸王以华侈相尚,巾帻各自为制度。参阅《隋书·炀帝纪》上、《新唐书·五行志》一。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HK
    • 五行

    (名)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小块的纺织品:手~|毛~|头~|围~|领~|枕~。

    • 拼音
    • 注音ㄗㄜ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MHGM
    • 五行

    (名)古代的一种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