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根
拼音:sāng gēn
注音:ㄙㄤ ㄍㄣ

桑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桑树的根。可作中药。 2.蜻蛉的别名。 3.蛇名。参见"桑根蛇"。

引证解释:

⒈ 桑树的根。可作中药。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桑》:“古《本草》言桑根见地上者名马额,有毒杀人;旁行出土者,名伏蛇,亦有毒,而治心痛。”

⒉ 蜻蛉的别名。

《尔雅·释虫》“虰蛵负劳” 清郝懿行义疏:“蛉,蜻蛉也,一名桑根。”

⒊ 蛇名。参见“桑根蛇”。

网络解释:

桑根

  • 桑根,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根。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清热定惊,祛风通络之功效。常用于惊痫,目赤,牙痛,筋骨疼痛。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g
    • 注音ㄙㄤ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CCS
    • 五行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

    • 拼音gēn
    • 注音ㄍㄣ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VEY
    • 五行

    (1)(名)(~儿)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分直根和须根两大类。根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

    (2)(名)比喻子孙后代。

    (3)(名)方根的简称。

    (4)(名)代数方程的解。

    (5)(名)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

    (6)(名)(~儿)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耳~|舌~|墙~|~基|~底。

    (7)(名)(~儿)事物的本原;人的出身底细:祸~|刨~问底|我们是老街坊;彼此都知~知底。

    (8)(副)根本地;彻底:~究|~治|~绝。

    (9)(名)依据;作为根本:~据|无~之谈。

    (10)(~儿)(量)用于细长的东西:两~筷子|一~无缝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