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míng shì fēng liú |
注音: | ㄇ一ㄥˊ ㄕˋ ㄈㄥ ㄌ一ㄡˊ |
词性: | 成语 |
名士风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名士的风度、气韵。
引《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袁侍中曰:‘ 殷仲堪何如韩康伯 ?’答曰:‘……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 殷不及康。’”
⒉ 魏晋文士尚玄学鄙礼法,故后世多以“名士风流”指文人放达潇洒的风貌。
引清沉初《西清笔记·记名迹》:“文敏图其景絶妙,树木森秀,气象开远,堂中宾主坐对,妓奉觴侍,人仅寸许,而尽态极研,具见名士风流之致。”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愫方有三十岁上下的模样,生在江南的世家,父亲也是个名士。名士风流,身后非常萧条。”
国语词典:
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名士风度和习气。
网络解释:
名士风流
名士风流 (汉语成语)
- 1、先生学名名士风流,谁人不知?
- 2、所谓名士风流,不过是现实挤压下的故作旷达,或者不过是故弄玄虚的纵欲无度。
- 3、久闻唐寅书画卓越、名士风流,小生慕名前来,能否共饮一杯清茶?
- 4、我自己写邪派怎么样写,都不够金庸那么精彩,我写名士风流比较有一手。
- 5、太学、贡院和妓院同处一地,制造了更多名士风流的轶事,也让秦淮河成为最广受士大夫记叙的欲望的象徵。
- 6、作为画家的万世辉性情狷傲禀性浪漫,属于名士风流那一类。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名
- 五笔QKF
- 五行水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3
- 繁体士
- 五笔FGHG
- 五行金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ㄈㄥˇ
- 笔划4
- 繁体風
- 五笔MQI
- 五行水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与名士风流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