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àn liǎng |
注音: | ㄅㄢˋ ㄌ一ㄤˇ |
半两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钱币名。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半两钱为全国统一的铸币。每枚重量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 汉初所铸的钱,重量虽陆续减轻,仍称半两。
引《史记·平準书》:“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銖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
《汉书·食货志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銖。”
颜师古注引郑氏曰:“其文为半两,实重四銖也。”
唐李商隐《为同州张评事谢辟并聘钱启》之二:“潜(张潜 )啟,钱若干,伏蒙仁恩,赐备行李,重非半两,轻异五銖。”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今世有一样古钱,其文曰半两,无轮廓。医方中用以为药,考之《史记》,乃汉文帝时钱也。”
网络解释:
半两
- 1、我可经常照顾你的生意!这小子死不死,活不活的,我若不是手中缺人,半两银子都不想付! ()
- 2、主队欧冠两战未尝一胜,澳盘主让球半两球中水。
- 3、白果、莲肉、红米各半两,胡椒一钱半,制成末。
- 4、平凡人家焚化,不过一、两刀,每刀约重半两,可以叠成纸锭一大箩。
- 5、可被上司七扣八扣,每个月能拿到手半两都是谢天谢地了。
- 6、复古东阁云头香方:占腊沉香十两,金颜香、拂手香各二两,蕃栀子、石芝各一两,梅花脑一两半,龙涎、麝香各一两,制甲香半两。右为末,蔷薇水和匀——如无,以淡水和之亦可——用跶石跶之,脱花,如法常爇。
字义分解
- 拼音bàn
- 注音ㄅㄢˋ
- 笔划5
- 繁体半
- 五笔UFK
- 五行水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 拼音liǎng
- 注音ㄌㄧㄤˇ
- 笔划7
- 繁体兩
- 五笔GMWW
(1)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两”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注意“两”和“二”的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 “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都可以用;但如 “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2)双方。
(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天再说|他真有~下子|我跟你说~句话 。
(4)量词;重量单位。十钱等于一两;旧制十六两等于一斤;现用十两等于一市斤。
与半两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