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邪
拼音:qīng xié
注音:ㄑ一ㄥ ㄒ一ㄝˊ

倾邪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为人邪僻不正。 2.歪斜。 3.引申指危殆。

引证解释:

⒈ 指为人邪僻不正。

《汉书·萧望之传》:“后朋行倾邪, 望之絶不与通。”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吾知端愿倾邪;故以逵当之。”
《明史·忠义传·乔若雯》:“崇禎元年春,廷臣争击魏忠贤党, 若雯亦两疏劾兵部侍郎秦士文,御史张訥、智鋌,备列其倾邪状。”

⒉ 歪斜。

宋苏轼《乞赐度牒修廨宇状》:“臣自熙寧中通判本州,已见在州屋宇例皆倾邪,日有覆压之惧。”

⒊ 引申指危殆。

郭沫若《一个宣言》:“世运的杌隉,国度的倾邪,是制度不良所致。”

网络解释:

倾邪

  • 倾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īnɡ xié,指为人邪僻不正。
  •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XDM
    • 五行

    1.歪;斜:~斜。身子向前~着。

    2.倾向:左~。右~。

    3.倒塌:~覆。大厦将~。

    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箱倒箧。~盆大雨。

    5.用尽(力量):~听。~诉。~全力把工作做好。

    6.压倒:权~朝野。

    • 拼音xié,yé
    • 注音ㄒㄧㄝˊ,ㄧㄚˊ,ㄧㄝˊ,ㄧㄩˊ,ㄒㄩ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HTB

    xié

    1.  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

    2.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3.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

    4.  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5.  古同“斜”。

    1.  古同“耶”,疑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