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辞职
拼音: | yǐn jiù cí zhí |
引咎辞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咎”指过失(因疏忽大意而犯的错误),引咎是指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目的在于自责。引咎辞职一般指领导人因自身过失而给工作造成了一定损失或产生了某种不利影响从而主动辞去领导职务的行为,是领导人自我追究过失责任的一种形式。
- 1、从体缘由来看,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是触发引咎辞职的惯常缘由。
- 2、白里安先生将为此而引咎辞职!
- 3、财务大臣已经因为酒后失态引咎辞职,而首相如今也是四面楚歌。
- 4、熊希龄本是读书人,不齿于辨驳,又生性淡泊,所以引咎辞职,成了熊希龄的一块心病。
- 5、因为卷入贿赂案,他愤而引咎辞职。
- 6、有议员指出海江田应该为玄海核电站重启问题的混乱引咎辞职。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引
- 五笔XHH
- 五行土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jiù
- 注音ㄐㄧㄡˋ
- 笔划8
- 繁体咎
- 五笔THKF
- 五行火
(1)(名)过失;罪:~由自取。
(2)(动)怪罪;处分:既往不~。
(3)(形)凶:体~(吉凶)。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13
- 繁体辭
- 五笔TDUH
- 五行金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