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无吊诡
拼音:bù wú diào guǐ

不无吊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吊诡”一词的使用兴于台湾文学理论和批评界,被借用于翻译“Paradox”这个词,Paradox在大陆通常被译为“悖论”。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diào
  • 注音ㄉㄧㄠ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KMHJ
  • 五行

(1)(动)悼念死者或慰问其家人、团体。

(2)(动)悬挂:~起来。

(3)(动)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把篮子~下来。

(4)(量)钱币单位;一吊等于一千文。

  • 拼音guǐ
  • 注音ㄍㄨㄟ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QDB
  • 五行

(1)(形)欺诈;奸滑:~诈|~计。

(2)(形)〈书〉奇异:~形|~观|~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