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匪
拼音: | wō fěi |
注音: | ㄨㄛ ㄈㄟˇ |
窝匪的意思
词语解释:
窝匪
(1) 藏匿土匪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暗藏的盗匪。
引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因为知府大人和知县老爷一来,他们便要剿灭我们沙湾场,说沙湾场一场的人都是窝匪。”
⒉ 藏匿盗匪。
引王统照《站长》:“我表哥只是口上得罪人,我敢保他几辈子。他会给人家窝匪、拉线?”
网络解释:
窝匪
- 1、起义结束后,朱朝瑛因“窝匪”与“通匪”嫌疑,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四川,投靠弥勒富商王炽在重庆经营的“天顺祥”商号,以观时局变化寻求转机。
- 2、各乡、村农会开展查匪情、查通匪、查窝匪、挖匪根的“三查一挖”和逐组清、挨户清,发动匪属找的“两清一找”的群众运动。
- 3、不久,纪律严明的军队被波顿搅得乌烟瘴气,成了一窝匪。
- 4、有的只是一窝窝匪,而他说的领首估计八成就是匪首。
- 5、其中最扎眼的就是一个叫做江南一窝匪的家族。
字义分解
- 拼音wō
- 注音ㄨㄛ
- 笔划12
- 繁体窩
- 五笔PWKW
- 五行火
(1)(名)鸟兽、昆虫住的地方:鸟~。
(2)(名)比喻坏人聚居的地方:贼~。
(3)(名)比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儿。
(4)(名)凹进去的地方:山~。
(5)(动)窝藏:~赃。
(6)(动)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火。
(7)(动)使弯或曲折:把铁丝~个圆圈。
(8)(量)用于一胎所生的或一次孵出的动物(猪、牛、羊、狗、鸡等):一~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