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凿
拼音:jīng záo
注音:ㄐ一ㄥ ㄗㄠˊ

精凿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舂去谷物的皮壳。亦指舂过的净米。 2.精细确凿。

引证解释:

⒈ 舂去谷物的皮壳。亦指舂过的净米。

《左传·桓公二年》“粢食不凿” 晋杜预注:“黍稷曰粢,不精凿。”
明宋濂《故陈母林夫人墓志铭》:“凡主馈非精凿弗敢进,烝尝宾燕,悉中条序,必洁必丰。”
明沉德符《野获编·工部·刘晋川司空》:“沉兄素豪侈,不能啖此粗糲,但我无从觅精凿,奈何奈何。”
章炳麟《菌说》:“犹之既舂之米,谓之精凿;未舂之米,谓之粗糲。”

⒉ 精细确凿。

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刘勰之评,议论精凿。”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易安与共校勘,作《金石録》,考证精凿,多足正史书之失。”

网络解释:

精凿

  • 精凿,汉语词汇。
  • 拼音:jīng záo
  • 释义:1、舂去谷物的皮壳。亦指舂过的净米。2、精细确凿。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OGEG
    • 五行

    (1)(形)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盐|~金。

    (2)(名)提炼出来的精华:酒~|鱼肝油~。

    (3)(形)完美;最好:~彩|~益求~。

    (4)(形)细(跟‘粗’相对):~密|~确|~巧。

    (5)(形)机灵心细:~明|~干|这孩子比大人还~。

    (6)(动)精通:博而不~|~于针炙。

    (7)(名)精神;精力:聚~会神|~疲力尽。

    (8)(名)精液;精子:遗~|受~。

    (9)(名)妖精。〈方〉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瘦|雨把衣服淋得~湿。

    • 拼音záo
    • 注音ㄗㄠ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OGUB
    • 五行

    (1)(名)(~子)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

    (2)(动)打孔挖掘:~井。

    (3)(形)〈书〉明确;真实:确~。

    (4)(动)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