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镫钱
拼音: | guà dèng qián |
注音: | ㄍㄨㄚˋ ㄉㄥˋ ㄑ一ㄢˊ |
挂镫钱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代宝泉局所铸的进呈内廷的优质钱币。
引证解释:
⒈ 清代宝泉局所铸的进呈内廷的优质钱币。
引清鲍康《大钱图录》:“钱局岁十二月例精铸制钱若干緡呈进,谓之挂鐙钱。”
网络解释:
挂镫钱
字义分解
- 拼音guà
- 注音ㄍㄨㄚˋ
- 笔划9
- 繁体挂
- 五笔RFFG
- 五行木
(1)(动)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
(2)(动)把耳机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电话先不要~;等我查一下。
(3)(动)〈方〉指交换机接通电话;也指打电话:请你~总务科|给防汛指挥部~个电话。
(4)(动)钩:钉子把衣服~住了。
(5)(动)〈方〉(内心)牵挂:他总是~着队里的事。
(6)(动)〈方〉(物体表面)蒙上;糊着:脸上~了一层尘土|瓷器外面~一层釉子。
(7)(动)登记:~失|~一个号。
(8)(量)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四轮大车|十多~鞭炮。
- 拼音dēng,dèng
- 注音ㄉㄥˋ
- 笔划17
- 繁体鐙
- 五笔QWGU
dēng
1.古代盛肉食的器皿。
2.同“灯”,指油灯。
dèng挂在马鞍两旁,让骑马者踏脚的用具:马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