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
拼音:yè guāng
注音:一ㄝˋ ㄍㄨㄤ

夜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月亮。

星月之光。

珠名。

冠名。

萤火虫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月亮。

《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王逸注:“夜光,月也。”
三国魏曹植《芙蓉赋》:“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扶桑 ;其扬暉也,晃若九阳出暘谷。”
晋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邱以视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⒉ 星月之光。

唐张乔《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唐寒山《诗》之二八一:“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

⒊ 萤火虫的别称。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萤火》。

晋潘岳《萤火赋》:“翔太阴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碧碧》:“俾子蜕蜣丸而化为蠽蝒,化腐草而为夜光。”

⒋ 珠名。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合浦之渊,不得驪龙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有明珠,即鲸鱼目瞳,鲸死而目皆无精,夜可以鉴,谓之夜光。”
唐卢照邻《五悲》:“何异夫操太阿以烹小鲜,飞夜光而弹伏翼。”
清黄鷟来《赠陈省斋》诗之五:“鱼目混夜光,流俗难与伍。”

⒌ 冠名。

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九星、灵芝、夜光, 上元夫人冠也。”

国语词典:

夜晚星月的光。

词语翻译

英语
luminous
德语
leuchten (V)​
法语
lumineux

网络解释:

夜光 (词语释义)

  • 夜光是一个词语,读音为yè guāng,指夜晚某些大自然物体发光,包含星月之光、萤火虫、夜明珠、荧光粉等物体的闪光现象。
    • 1、《三秦记》说,“始皇冢中,以夜光珠为日月,殿悬日月珠,昼夜光明。
    • 2、数十名喽罗绕其围坐一团,或手持大碗,或怀抱大坛,或把锡嘴小壶,或握夜光玉杯。
    • 3、“琪树琼林春色静,瑶台银阙夜光寒。
    • 4、你既可以打印黑白的也可打印彩色的,你甚至还可以去买夜光的摹写纸。
    • 5、把刚贴上新膜的手机在灯光下放一放,然后拿到暗处,就看见手机上发出绿莹莹的光,就跟以前流行的夜光表之类差不多。
    • 6、把手表戴在手腕子上睡觉,如果手表是夜光表的话,可能就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ㄝ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WTY
    • 五行

    (1)(名)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跟‘日’或‘昼’相对):~晚|白天黑~|三天三~。

    (2)(名)〈方〉指天黑;入夜:天快~了。

    • 拼音guāng
    • 注音ㄍㄨ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QB

    (1)(名)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等。可见光是波长7。7×10…5厘米到4×10…5厘米的电磁波。此外还包括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每秒约三十万公里。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也叫光波;在一般情况下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也叫光线。参看〔红外线〕、〔紫外线〕。

    (2)(名)景物:风~|春~明媚。

    (3)(名)光彩;荣誉:为国增~。

    (4)(名)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

    (5)(动)光大:~前裕后。

    (6)(形)明亮:~明|~泽。

    (7)(形)光滑;光溜:磨~|这种纸很~。

    (8)(副)一点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

    (9)(动)(身体)露着:~膀子|~着头。

    (10)(副)只;单:任务这么重;~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11)(Gu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