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guā gǔ liáo dú |
注音: | ㄍㄨㄚ ㄍㄨˇ ㄌ一ㄠˊ ㄉㄨˊ |
刮骨疗毒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国·蜀将关羽左臂为流矢所中,镞之毒入于骨,医者为其破臂刮骨去毒。事见《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后称为“刮骨疗毒”。
引证解释:
⒈ 三国蜀将关羽左臂为流矢所中,镞之毒入于骨,医者为其破臂刮骨去毒。事见《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后称为“刮骨疗毒”。参见“刮骨”。
引《三国演义》第七五回回目:“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水浒传》第一一〇回:“正説《三国志》,説到《关云长》刮骨疗毒。”
国语词典:
三国时蜀将关羽的左臂尝为流矢所伤,毒入于骨,医乃为其刮骨去毒。羽仍与诸将饮食相对,虽血流如注,羽仍开怀饮食,谈笑自若。典出《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羽传》。
网络解释:
刮骨疗毒
刮骨疗毒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为越来越重的医疗负担哀叹!不知谁人能为这医疗乱象刮骨疗毒?
- 2、有关羽刮骨疗毒,今有我刮疮疗毒,区别的是帮关羽搞的是华佗,帮我搞的是庸医。
- 3、回落,十年高速增长过后,有一批企业开始寻求主动转型,向新的领域进军,虽然转型初期的阵痛足为切肤,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要有刮骨疗毒的毅力才能抵抗得住。
- 4、改革者需要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毅力,大胆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
- 5、暗恋成了一种习惯,卑微已经根植在了骨子里,刮骨疗毒都抹不干净。八月长安
- 6、我终于体会到关羽“刮骨疗毒”需要多大的勇气了。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
- 注音ㄍㄨㄚ
- 笔划8
- 繁体颳
- 五笔TDJH
- 五行金
(1)(动)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把物体表面上的某些东西去掉或取下来:~胡子|~锅|~垢磨光。
(2)(动)在物体表面上涂抹(多用于糨糊一类稠东西):~糨子。
(3)(动)搜刮(财物)。
(4)(动)吹:又~起风来了|什么风把你~来了?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骨
- 五笔MEF
- 五行木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gū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