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词
拼音:zhèng cí
注音:ㄓㄥˋ ㄘˊ
词性: 名词

证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证词zhèngcí

(1) 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作证时的言词

testimony;attestation

引证解释:

⒈ 证明案件或事情真相的言词。

《人民日报》1953.6.21:“即使在死亡的痛苦的威胁下,我们也决不屈服,却编造假证词。”
《文汇报》1985.12.31:“张律师见夏书记越说越有失自己身分,便进一步向他讲有关证人证词的法律知识。”

国语词典:

证明事实的言词。

如:「检察官根据证人的证词将歹徒以抢夺罪嫌起诉。」

网络解释:

证词

  • 证词:(爱尔兰)班维尔 所著小说
  • 证词:[美]斯科特·特罗所著小说
    • 1、他显得很慌张,对于法官的问话答非所问,使证词问讯进展得很不顺利。
    • 2、吊足观众胃口,无论是“一起案件两份证词”的悬疑谜题,还是杨幂、鹿晗、朱亚文、王景春之间紧张惊悚的“肉搏血战”都令观众看得血脉喷张,期待满值。
    • 3、法庭证词说,万成通过一个印度中间人向那名行贿男子透露了赛马情报。
    • 4、兹证明我向书面证词者说明所有文据的必要性。
    • 5、接下来的庭讯人们再不会听到他的证词,然而他的画会代他说出心声。
    • 6、毕竟,尽管证词已经客观存在,属于检控证据,但仅仅是口供,并不能以此就断定确实有受贿事实,从这个角度而言,法院最终不予认定,或并无不当。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
    • 注音ㄓ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GHG
    • 五行

    (1)(名)证明:~人|~词|~婚|~券|~书。

    (2)(名)证据;证件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