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种
拼音:jǐng zhǒng
注音:ㄐ一ㄥˇ ㄓㄨㄥˇ

警种的意思

词语解释:

警种jǐngzhǒng

(1) 警察所分的基本类别,一般按其任务分为户籍、交通、消防、治安、刑事、司法、铁道、边防、外事、经济、武装等警种

经济民警是一个新警种
police classification

引证解释:

⒈ 警察的基本类别。一般按其任务分为户籍、交通、消防、治安、刑事、司法、铁道、边防、外事、经济、武装等警种。

《北京日报》1981.9.7:“经济民警是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设立的一个新警种。”

网络解释:

警种

  • 警种,是指我国人民警察组织,依据担负任务、职能、领域的不同,划分不同的人民警察种别,如分为户籍、交通、治安、消防、刑事、司法、铁路、港务、航运、森林、经济、外事、边防、武装,以及劳改、劳教等警种。我国劳改工作干警,是人民警察的组成部分,是其中的一个警种,担负执行刑罚、改造罪犯的任务和职能。1983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的两个文件的通知》指出:“移交后,劳改、劳教单位的干部、民警仍然是一个警种”。同年6月,《公安部、司法部贯彻执行中央将劳改、劳教工作移交给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若干规定》中明文规定:“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民警仍然是人民警察”。
    • 1、一般人都不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警种
    • 2、在实战中通过与各警种有效衔接、互助互动,逐步织密织细全区反恐防爆网,确保迎泽反恐形势持续稳定。
    • 3、刑侦、治安、交通、特警等各警种公安民警协同作战,对道路路口、轮渡水域以及夜间违法犯罪多发区域开展联合查堵和守候伏击。
    • 4、因此,必须打破已有警种和部门的分割,消除头重脚轻的弊端,实现基层公安所队诸警种融合,组建新型、务实、高效的公安基层组织,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能。
    • 5、危机警务作需要多警种联合作战,但社区民警的职责是举足轻重的。 
    • 6、武装警察理论是警察学理论体系的分支,是由武装警察职能职责研究、管理体制研究、比较研究、警种设置理论等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字义分解

    • 拼音jǐng
    • 注音ㄐㄧㄥˇ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AQKY
    • 五行

    (1)(动)戒备:~惕|~戒。

    (2)(形)(感觉)敏锐:机~|~觉。

    (3)(动)使人注意(情况严重):~报|~告。

    (4)(名)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情:火~|报~。

    (5)(名)警察的简称:民~|交通~。

    • 拼音zhǒng,zhòng,chóng
    • 注音ㄓㄨㄥˇ,ㄓㄨㄥˋ,ㄔㄨ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KHH

    zhǒng

    1.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种差(chā)。

    2.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种子。种禽。种畜。撒种。配种。

    3.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种族。

    4.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种种。两种人。

    5. 指胆量或骨气:有种。没种。

    zhòng

    1. 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种地。栽种。

    chóng

    1.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