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秽
拼音:chén huì
注音:ㄔㄣˊ ㄏㄨㄟˋ

尘秽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污秽。 2.污染,玷污。 3.用作谦词。

引证解释:

⒈ 犹污秽。

《后汉书·列女传·班昭》:“盥浣尘秽,服饰鲜絜,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为妇容。”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脯腊》:“取香美豉,别以冷水,淘去尘秽。”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露西﹞一面笑说:‘来,来,念出来让我们听听,让我也洗一洗行旅的尘秽’。”

⒉ 污染,沾污。 《三国志·魏志·卫臻传》“子烈嗣” 南朝宋裴松之注:“烈二弟京楷,皆二千石。

楷子权 …… 权作左思《吴都赋》敍及注。敍粗有文辞,至於为注,了无所发明,直为尘秽纸墨,不合传写也。”
《魏书·释老志》:“其於污染真行,尘秽练僧,薰蕕同器,不亦甚歟!”

⒊ 用作谦词。

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自以为废滞潦倒,不復以文字有闻於人矣;曾不知好事者,抉摘蒭芜,尘秽尊重。”

网络解释:

尘秽

  • 尘秽,汉语词汇。
  • 拼音:chén huì,
  • 注音:ㄔㄣˊ ㄏㄨㄟˋ,
  • 意思是犹污秽等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én
    • 注音ㄔ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FF
    • 五行

    (1)(名)尘土;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除~器|一~不染。

    (2)(名)尘世:红~|~俗。

    • 拼音huì
    • 注音ㄏㄨㄟ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MQY
    • 五行

    (1)(形)肮脏:~迹|污~。

    (2)(形)丑恶:~行|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