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亲
拼音:gǔ ròu qīn
注音:ㄍㄨˇ ㄖㄡˋ ㄑ一ㄣ

骨肉亲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血统关系亲密的家人,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

引证解释:

⒈ 指血统关系亲密的家人,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

唐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廻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明刘基《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诗:“岂无骨肉亲?太半生死隔。”

网络解释:

骨肉亲

  • 骨肉亲是一个词语,读音是gǔ ròu qīn,指血统关系亲密的家人,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出自《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
    • 1、信任、接受和心心相连的情绪洋溢在我们三个人之间,骨肉亲情比任何时候更牢固。
    • 2、张道人虽然修为颇深,但终究是方外人,于这骨肉亲情看的倒是比普通人淡些,此时被一个十来岁的孩童用这话顶回来,一时间也是语塞。
    • 3、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
    • 4、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不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5、这就是骨肉亲情,无论如何也割舍不得。
    • 6、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字义分解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 拼音ròu
    • 注音ㄖ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WWI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

    (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气。

    • 拼音qīn,qìng
    • 注音ㄑㄧㄣ,ㄑㄧ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SU
    • 五行

    qīn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2. 婚姻:亲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

    5. 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

    qìng

    1.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