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将搴旗
拼音: | zhǎn jiàng qiān qí |
注音: | ㄓㄢˇ ㄐ一ㄤˋ ㄑ一ㄢ ㄑ一ˊ |
词性: | 成语 |
斩将搴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搴:拔。斩杀敌人将领,拔掉敌方的旗帜。形容作战勇猛。也作“斩将夺旗”。
引证解释:
⒈ 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
引《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寧能鬭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覉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李周翰注:“斩贼之将,取贼旗。”
明王玉峰《焚香记·传笺》:“任纵横出奇兵应变,斩将搴旗呼吸间。”
吴伯箫《羽书·马》:“百万军中,出生入死,不也是凭了征马战马才能斩将搴旗的么?”
国语词典:
形容勇猛善战或鏖战沙场。《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陷阵却敌,斩将搴旗。」《三国演义.第五三回》:「即使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也作「斩将夺旗」。
网络解释:
斩将搴旗
- 1、斩将搴旗你是天生的沙场战将,擅乘任何坐骑,对战机有着敏锐的嗅觉,混战中能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不容易被偷袭。
- 2、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 3、一身不属官为贵,我累代将家,若得志,为国家提一枝兵马,斩将搴旗,开疆展土,搏一个荣封父母,废子封妻。
- 4、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 5、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 6、及进兵之日,曾无?篱之限,斩将搴旗,伏尸数万,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ng,jiàng,qiāng
- 注音ㄐㄧㄤ,ㄐㄧㄤˋ
- 笔划9
- 繁体將
- 五笔UQFY
jiāng
1.(副词)就要;快要 :天~下雨
2.(介词)把;拿:~功赎罪。
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
4.带领;搀扶:~幼弟而归。扶~。
5.做:慎重~事。
6.休养;调养:将养。
7.(文言副词)又;且 :~信~疑。
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 :赶~上去。
jiàng1.统率士兵的人:大将、勇将、将士用命。
2.高级军阶的名称:上将、中将、少将。
3.喻指超群杰出的人才:游泳健将。
4.带、率领:将兵。
qiāng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与斩将搴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