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拼音: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注音:ㄐ一ˊ 一ˇ ㄑ一ˊ ㄖㄣˊ ㄓ ㄉㄠˋ,ㄏㄨㄢˊ ㄓˋ ㄑ一ˊ ㄖㄣˊ ㄓ ㄕㄣ
词性: 成语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

⒈  就拿这个人整治他人的方式,反过来整治这个人本身。

do unto them as they do unto us; answer a fool according to his folly; deal with sb. as he deals with you; does sb. with his own physique; give sb. a dose of his own medicine; pay sb. back in his own coin; requite like for like; pay back in kind;

国语辞典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 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

⒈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方法来对付他本人。

如:「他如果再使坏心眼陷害你,你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叫他尝尝痛苦!」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VCBH
  • 五行

[ jí ]

1. 就是:知识即力量。

2. 当时或当地:即日。即刻。即席。即景。在即。即兴(xìng)。

3. 就,便:黎明即起。

4. 假如,倘若:即使。即便(biàn)。即或。即令。

5. 靠近:不即不离。

6.到,开始从事:即位。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WY
  • 五行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拼音
  • 注音ㄑㄧˊ,ㄐㄧ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DWU
  • 五行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3.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WWW
  • 五行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HP
  • 五行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 拼音huán,hái
  • 注音ㄏㄨㄢˊ,ㄏㄞ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IPI

huán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还乡。还俗。衣锦还乡。返老还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手。还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3. 偿付:归还。偿还。还本。原物奉还。

4. 古同“环”,环绕。

5. 姓。

hái

1. 依然,仍然: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还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还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还好。

5. 尚且:他还搬不动,何况我呢?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CKG
  • 五行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