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
拼音: | sān zú dǐng |
注音: | ㄙㄢ ㄗㄨˊ ㄉ一ㄥˇ |
三足鼎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足之鼎。古为国家之重器。
如鼎之三足。
引证解释:
⒈ 三足之鼎。古为国家之重器。
引汉刘向《说苑·君道》:“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
⒉ 如鼎之三足。
引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復五銖钱。”
网络解释:
三足鼎
- 1、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官方意识形态文化三足鼎立,各领风骚。
- 2、三曰远交近攻,待变法强大后,远交莫如赵、秦,近攻莫如魏、楚、齐,既得魏、楚、齐,退可与赵、秦三足鼎立,进可一举而并天下!
- 3、这件元代青花香炉,高约二十厘米,三足鼎立,纹饰精美,光泽精润,保存完。
- 4、此后的对外联系,公所往来,京苏两帮各用自己的名称,内部事务和生意往来各归自己管理,至此,三足鼎立互为犄角,老北门一带市场顿趋繁荣。
- 5、由于“我们的家园—俄罗斯”和右翼力量有可能组成联合集团参加竞选,因此,以争夺杜马议席为目标的左中右三足鼎立的竞选格局已基本形成。
- 6、未来全球货币体系,应当形成以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支撑架构。
字义分解
- 拼音zú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足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与三足鼎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