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
拼音:gàn bù
注音:ㄍㄢˋ ㄅㄨˋ
词性: 名词

干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干部gàn bù

1.  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

functionary; cadre;

2.  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

引证解释:

⒈ 党派社团工作机构的本部或总部。

孙中山《革命原起》:“遂开乾亨行于香港为干部,设农学会于羊城为机关。”
邹鲁《中国同盟会》:“散会前,众议会员盟书于干部未成立前,暂託总理保管。”

⒉ 担任一定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亦泛指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士兵、勤杂人员除外)。

孙中山《古应芬纪录之大元帅东征日记跋》:“然皆以转战经年,未得苟息,其干部死亡过半,不耐於作战,理有固然。”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干部与群众的正确关系是,没有干部也不行,但是,事情是广大群众做的,干部起一种领导作用,不要夸大干部的这种作用。”
赵树理《三里湾》十七:“这一家男女都在外边当干部,通年不回家,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妈妈留在家里。”

国语词典:

政党或团体的中坚分子,统称为干部。

网络解释:

干部 (汉语词语)

  • 1. 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
  • 2.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
  • 3.“干部”一词来自于日语,意思是“骨干部分”,此概念在民国时期引入中国。
    • 1、有的干部弄虚作假,骗取上级领导的信任。
    • 2、领导干部讲话要慎重,切不可信口开河。
    • 3、有的干部利用职权侵占国家或集体的财产,必须予以严惩。
    • 4、干部要严格遵守纪律,不能泄露国家机密。
    • 5、每个干部都应该明确自己的作任务。
    • 6、人民爱戴大公无私的干部,最恨以权谋私的贪官。

    字义分解

    • 拼音gān,gàn
    • 注音ㄍㄢ,ㄍㄢˋ
    • 笔划3
    • 繁体乾、幹
    • 五笔FGGH
    • 五行

    gān

    1.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 个数: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 〔干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gàn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 做: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KBH
    • 五行

    (1)(名)部分:内~。

    (2)(名)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外交~|门市~。

    (3)(名)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

    (4)(名)指部队。

    (5)(动)〈书〉统辖;统率:所~。

    (6)(量)用于书籍、影片等:两~字典。

    (7)〈方〉(量)用于机器或车辆:两~汽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