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絮
拼音:jīn xù
注音:ㄐ一ㄣ ㄒㄨˋ

金絮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银两与绢。

引证解释:

⒈ 银两与绢。

汉贾谊《治安策》:“今匈奴嫚侮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繒以奉之。”
宋陆游《陇头水》诗:“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輦金絮输胡羌。”
钱仲联校注引《宋史·高宗纪》:“﹝绍兴十一年十一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畀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网络解释:

金絮

  • 金絮是汉语词汇,读音是jīnxù,指银两与绢。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
    • 注音ㄒㄩ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VKXI
    • 五行

    (1)(名)棉絮。

    (2)(名)古代指粗的丝棉。

    (3)(名)像棉絮的东西:柳~|芦~。

    (4)(动)在衣服、被褥里铺棉花、丝棉等:~棉袄。

    (5)(形)絮叨。

    (6)(形)〈方〉腻烦: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