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
拼音:míng shù
注音:ㄇ一ㄥˊ ㄕㄨˋ

名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名数míngshù

(1) 带有量词的数。如:三斤,五两

concrete number

(2)户口;户籍

household

引证解释:

⒈ 名位礼数。

语本《左传·庄公十八年》:“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其后虽翔泳势异,而不以名数革初心。”
宋苏舜钦《杜公谢官表》:“是故峻其名数,宠之等威,黄阁黑旙,葱珩赤紱,或延登受策,或御坐为起。”
元叶隆礼《辽志·本末》:“中国帝王名数,尽盗有之。”

⒉ 姓名职司。

《隋书·经籍志二》:“古之仕者,名书於所臣之策,各有分职,以相统治……然则冢宰总六卿之属,以治其政,御史掌其在位名数,先后之次焉。今《汉书百官表》列众职之事,记在位之次,盖亦古之制也。”

⒊ 名籍;户籍。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元封四年中, 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
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曰:“无名数,若今之无户籍。”
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茅土加名数, 山河誓始终。”
明宋濂《金华张氏先祀记》:“府君既占名数於县,日以力本为务。”

⒋ 犹名目。

唐杜甫《暇日小园散病》诗:“嘉蔬既不一,名数颇具陈。”
明李东阳《西北备边事宜状》:“敢摭其大端,为陛下献。至于形势名数之细,亦条具一二於后。”

⒌ 即数名。数目的名称。

宋沉括《梦溪笔谈·技艺》:“唐僧一行曾算棋局都数,凡若干局尽之。予尝思之,此固易耳。但数多,非世间名数可能言之。”

⒍ 数学名词。带有单位名称的数,如三斤、四尺二寸、五本等。

国语词典:

户籍、名籍。

网络解释:

名数

  • 名数,指名位礼数;名籍;户籍;富有数量单位名称的数。语本《左传·庄公十八年》:“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KF
    • 五行

    [ míng ]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 拼音shù,shǔ,shuò
    • 注音ㄕㄨˋ,ㄕㄨˇ,ㄕㄨㄛ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OVTY

    shù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2. 几,几个:数人。数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 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shǔ

    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数。数九。

    2. 比较起来突出:数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数落。

    4. 谈论,述说: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