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葫芦
拼音: | jiǔ hú lú |
注音: | ㄐ一ㄡˇ ㄏㄨˊ ㄌㄨˊ |
酒葫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酒胡芦"。 2.盛酒的葫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酒胡芦”。盛酒的葫芦。
引金完颜璹《渔父词》之一:“钓得鱼来卧看书,船头稳置酒葫芦。”
元徐再思《卖花声》曲:“碧桃红杏桃源路,緑水青山水墨图,杖头挑着酒胡芦。”
元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王乡老执定瓦臺盘, 赵忙郎抱着酒胡芦。”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身上总是一边戴着乐器,一边挎着酒葫芦。”
网络解释:
酒葫芦
字义分解
- 拼音jiǔ
- 注音ㄐㄧㄡˇ
- 笔划10
- 繁体酒
- 五笔ISGG
- 五行水
(1)(名)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
(2)(名)(Jiǔ)姓。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12
- 繁体葫
- 五笔ADEF
- 五行木
(1)(名)〔葫芦〕草本植物;茎蔓生;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做器皿;也供玩赏。
(2)(名)〔葫芦〕这种植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