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炷
拼音: | xiāng zhù |
注音: | ㄒ一ㄤ ㄓㄨˋ |
香炷的意思
词语解释:
点燃着的香。
引证解释:
⒈ 点燃着的香。
引南朝陈何楫《班婕妤怨》诗:“独卧销香炷,长啼费锦巾。”
唐陆龟蒙《华阳巾》诗:“须是古坛秋霽后,静焚香炷礼寒星。”
后蜀毛熙震《更漏子》词:“綃幌碧,锦衾红。博山香炷融。”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又有优婆夷塞,率众男子以百十,杂跪神座下,视香炷为度,名曰‘跪香’。”
网络解释:
香炷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9
- 繁体香
- 五笔TJF
- 五行水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
与香炷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