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
拼音:hé tún
注音:ㄏㄜˊ ㄊㄨㄣˊ
词性: 名词

河豚的意思

词语解释:

河豚hétún

(1) 东方鲀的俗称。体内(主要是生殖腺、肝脏和血液)含有类似于箭毒的热稳定毒素。常见的有虫纹东方鲀( Fugu Vermicularis )、弓斑东方鲀( F.ocellatus )和暗色东方鲀( F.obscurus )。亦作鲀科鱼的俗称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fugu;puffer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河魨”。鱼名。体圆筒形,口小,牙愈合成牙板。背部黑绿色,腹部白色,鳍紫红色。肉味鲜美,肝脏、生殖腺及血液有剧毒,经处理后可食用。我国沿海和某些内河有出产。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之一:“蔞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元王逢《江边竹枝词》:“如刀江鱭白盈尺,不独河魨天下稀。”
明陶宗仪《辍耕录·食品有名》:“水之咸淡相交处产河豚。河豚,鱼类也,无鳞颊,常怒气满腹,形殊弗雅,然味极佳,煮治不精,则能杀人。”
鲁迅《集外集拾遗·<无题>诗之一》:“岁暮何堪再惆悵,且持卮酒食河豚。”

国语词典: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鲀形目。口小腹大,无鳞,有棘刺,背淡苍色,腹白色,受惊扰则全身鼓胀。味甚美,但卵巢、内脏及血液含有剧毒,食用时若处理不慎,往往致死。

词语翻译

英语
blowfish (Tetraodontidae)​, puffer
德语
Kugelfisch, Kugelfische (S, Bio)​
法语
tétraodon
  • 1、那些心里痒痒,想玩一把这种日本轮盘赌的人,可以去下关,那里有日本最大的河豚批发市场。
  • 2、蒌蒿的清香,菘菜的脆嫩,荻芽的甘甜,再加上河豚的鲜美。
  • 3、至于鲇鲢鲤鲫、水獭河豚、猴头木耳、板栗山榛、山雉野兔、芹蕨菇菌、狐裘貂皮、根雕柳编之类,亦皆于东部山区星罗云布,绿色、特色,蔚为大观矣。
  • 4、管理局表示,食用含有该种致命毒素的河豚肉会引发严重的身体不适,甚至死亡,而一般的安康鱼并不含河鲀毒素。
  • 5、河豚还携带一种河豚毒素,这种毒素是致命的,通常存在于河豚的小肠、肝脏和卵巢中。
  • 6、接触一切中毒积毒,虫毒蛊毒,死牛、死马、河豚等毒,瘟疫、瘴气,喉闭喉风、癫邪鬼气,狂乱迷死,牙关紧闭,儿童惊恐等症。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ㄜ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SKG
  • 五行

(1)(名)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流|内~|运~|护城~。

(2)(名)指银河系:~外星系。

(3)(名)特指黄河:~西|~套。

  • 拼音tún
  • 注音ㄊㄨㄣ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EY
  • 五行

(名)小猪;泛指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