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力
拼音:qín lì
注音:ㄑ一ㄣˊ ㄌ一ˋ

勤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勤劳;劳费体力。

引证解释:

⒈ 勤劳;劳费体力。

《史记·殷本纪》:“维三月,王自至於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於民,勤方迺事。’”
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
宋苏舜钦《题花山寺壁》诗:“栽培翦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王鲁彦《旅人的心》:“我简直换了一个人,连自己也觉得:聪明,诚实,和气,勤力。”

网络解释:

勤力

  • 勤力,是汉语词汇,
  • 拼音:qín lì
  • 解释为劳费体力。
  • 出自《史记·殷本纪》,
    • 1、勤奋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要勤力努力,对企业负责、对股东负责。
    • 2、英国人统治的另一技俩,是"唱",让港人真儍儍的以为自己聪明醒目勤力,举世无双,做就了经济奇迹。
    • 3、背后是活人在当机器使,勤力过人。
    • 4、《华严经》中载无量诸大龙王,如毗楼博叉龙王、娑竭罗龙王等,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众生热恼消灭。
    • 5、如今不要似前抬轿,我们勤力耕种,挑卖山柴,也可度日。
    • 6、学勤力奖金或用于开汽修店圆创业梦。

    字义分解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KGL
    • 五行

    (1)(形)尽力多做或不断做:手~。

    (2)(形)次数;经常:~洗澡。

    (3)(名)勤务:内~|外~。

    (4)(名)在规定时间内的工作或劳动:出~|考~|执~。

    (5)姓。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LTN
    • 五行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