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
拼音:zhāo tí
注音:ㄓㄠ ㄊ一ˊ

招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原为四方僧的住处,后泛指寺院或僧房。
2.招引提携。

引证解释:

⒈ 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参阅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拓提”。

南朝宋谢灵运《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
《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
清魏源《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

⒉ 招引提携。

明李贽《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国语词典:

原为四方僧的住处,后泛指寺院或僧房。引申指出家僧侣。音译自胡语。

网络解释:

招提

  • 民间私造的寺院。宋应麟《杂识》“私造者为招提、若兰,杜枚所谓山台野邑是也。”源自梵文Caturdeśa,意译为四方(catur是四,deśa指场所、地方、 国土等),指寺院。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o
    • 注音ㄓㄠ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VKG
    • 五行

    (1)(动)打手势叫人来。

    (2)(动)广告或通知的方式使人来。

    (3)(动)引来(不好的事物):~苍蝇|~灾。

    (4)(动)惹;招惹:这孩子爱哭;别 ~他。

    (5)(动)惹:这孩子真~人喜欢。

    (6)(Zhāo)姓。

    (7)(动)承认罪行:~供。

    (8)同“着”(zhāo)。

    • 拼音tí,dī
    • 注音ㄊㄧˊ,ㄉㄧ,ㄉㄧ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RJGH

    1.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

    2.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

    3. 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

    4.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

    5. 率领,调遣:提兵。

    6. 取出:提取。提货。

    7.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8.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

    9. 古代鼓名:“师帅执提”。

    10. 姓。

    1. 〔提防〕小心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