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底
拼音:qiān céng dǐ
注音:ㄑ一ㄢ ㄘㄥˊ ㄉ一ˇ

千层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许多层布重叠起来衲成的鞋底。吕剧《李二嫂改嫁》第五场:“青布帮千层底,又用白布把里蒙。”

引证解释:

⒈ 用许多层布重迭起来衲成的鞋底。

吕剧《李二嫂改嫁》第五场:“青布帮千层底,又用白布把里蒙。”
童边《新来的小石柱》第一章:“脚踏一双千层底的纳帮大头布鞋。”

网络解释:

千层底

  • 千层底即为千层底布鞋,因鞋底用白布裱成袼褙,多层叠起纳制而成,取其形象得名。其面料为礼服呢等上等材料,配以漂白布里制成鞋帮,经绱作成鞋。成品穿着舒适,轻便防滑,冬季保暖,夏季透气吸汗。
  • 中国最早的千层底布鞋始于周代,从山西省侯马市出土的3000多年前周代武士跪像的鞋底上,明显可见一行行归整的线迹,与今天的纳底布鞋完全一致,它表明3000多年前的周代,纳底布鞋已经被使用。
    • 1、目前,土家族手绣花千层底布鞋、绣花千层底拖鞋、绣花鞋垫等民族艺品。
    • 2、腰系一巴掌宽的牛皮带,黄铜的带扣锃明瓦亮,脚下是一双千层底的布鞋。
    • 3、老人在开场身着绿花大袄,穿着大棉裤和千层底黑布鞋演绎了一段回忆年轻时爱恋的哑剧片段,引出模特走秀。
    • 4、武牧无视鞋头的补丁,这歹是双鞋子,还是千层底
    • 5、他总是穿着自家坐的粗布衣服和自己衲的千层底的布鞋。
    • 6、足登一双鱼鳞缎锛尖儿小洒鞋,千层底下蒙了层薄鹿皮,落地无声;蹿房越脊,飞檐走壁乃是拿手戏。

    字义分解

    • 拼音qiān
    • 注音ㄑㄧ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TFK
    • 五行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 拼音céng
    • 注音ㄘㄥ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NFCI
    • 五行

    (1)量词;用于重叠、可以分层次的东西:五~大楼|一~薄膜。

    (2)(形)重叠:~峦叠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见叠出。

    • 拼音dǐ,de
    • 注音ㄉㄧˇ,˙ㄉㄜ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QAY
    • 五行

    1.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2.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4.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底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de

    1. 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