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朝变服
拼音:bì cháo biàn fú
注音:ㄅ一ˋ ㄔㄠˊ ㄅ一ㄢˋ ㄈㄨˊ

避朝变服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罢朝贺,变服饰,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罢朝贺,变服饰,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宋史·食货志上六》:“仁宗、英宗,一遇灾变,则避朝变服,损膳彻乐。”

网络解释:

避朝变服

  • 避朝变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zhāo biàn fú,是指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罢朝贺,变服饰,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NKUP
    • 五行

    (1)(动)躲开;避免:~难|~暑。

    (2)(动)防止:~雷针。

    • 拼音zhāo,cháo
    • 注音ㄓㄠ,ㄔㄠ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JEG
    • 五行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 拼音biàn
    • 注音ㄅㄧ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OCU
    • 五行

    (1)(动)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

    (2)(动)改变(性质、状态);变成:后进~先进。

    (3)(动)使改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4)(形)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动)变卖:~产。

    (6)(名)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

    (7)(名)指变文:目莲~。

    • 拼音fú,fù
    • 注音ㄈㄨˊ,ㄈ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EBCY
    • 五行

    1. 衣裳:服装。制服。

    2.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3.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4. 顺从: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5. 习惯,适应:不服水土。

    6. 吃(药):内服。

    7. 乘,用:服牛乘(chéng )马。

    8. 姓。

    1.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两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