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
拼音:yáng guāng
注音:一ㄤˊ ㄍㄨㄤ
词性: 名词

阳光的意思

词语解释:

阳光yángguāng

(1) 日光

阳光充足
sunshine;sunlight

引证解释:

⒈ 闪电之光。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雷乃发声,始电” 唐孔颖达疏:“云始电者,电是阳光,阳微则光不见,此月阳气渐盛,以击於阴,其光乃见,故云始电。”

⒉ 日光。

《列子·汤问》:“阳光炽烈,坚冰立散。”
《后汉书·桓帝纪》:“閒者,日食毁缺,阳光晦暗,朕祗惧潜思,匪遑启处。”
宋杨万里《小憩揭家冈谛观桐阴》诗:“仰看阳光只见空,不如影里看梧桐。”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一轮红日吊在西边高大建筑物的上空,橘红的阳光洒满一地。”

⒊ 指太阳。

唐刘禹锡《观市》:“交易而退,阳光西徂。”
唐柳宗元《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诗:“阳光竟四溟,敲石安所施。”
原注:“阳光,谓日。”

国语词典:

太阳的光线。

如:「阳光充足」、「阳光灿烂」。

网络解释:

阳光 (汉语词语)

  • 阳光是一个多义词。
  • 1、本义:日光,多指太阳光,天文学认为是太阳上的核反应;也指闪电之光。
  • 2、寓意: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活泼有朝气。
  • 阳光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明亮的阳光轻轻地洒落在草原上。
    • 2、春天到了,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
    • 3、今天早上还阳光明媚,下午居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 4、庄严的国徽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 5、绿油油的禾苗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
    • 6、清澈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彩虹一样。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JG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 拼音guāng
    • 注音ㄍㄨ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QB

    (1)(名)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等。可见光是波长7。7×10…5厘米到4×10…5厘米的电磁波。此外还包括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每秒约三十万公里。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也叫光波;在一般情况下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也叫光线。参看〔红外线〕、〔紫外线〕。

    (2)(名)景物:风~|春~明媚。

    (3)(名)光彩;荣誉:为国增~。

    (4)(名)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

    (5)(动)光大:~前裕后。

    (6)(形)明亮:~明|~泽。

    (7)(形)光滑;光溜:磨~|这种纸很~。

    (8)(副)一点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

    (9)(动)(身体)露着:~膀子|~着头。

    (10)(副)只;单:任务这么重;~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11)(Gu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