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出
拼音:yì chū
注音:一ˋ ㄔㄨ

逸出的意思

词语解释:

超出;超越。

引证解释:

⒈ 超出;超越。

清周亮工《书影》卷一:“近颇有尤异之士逸出其间者,然终不胜慎守故调者之多。”

网络解释:

逸出

  • 逸:1.跑,逃跑
  • 2.散失
  • 3.安闲,安乐
  • 4.超过一般
  • 5.显出
  • 当气体在水中饱和的时候,浓度过大就会逸出,超过极限。
    • 1、这个方法提供了中所有有效字元的逸出字元。
    • 2、胡林翼破灭革夷,高禾与九松等三十余人逸出为盗,旋就抚充苗练,从征湖北,以骚扰遣归,潜居清、台,煽群苗为乱。
    • 3、艾斯川德教授也说,自花授粉并未根绝植物间的基因流动,而异花授粉也不是生药作物能够逸出隔离管制的唯一方式。
    • 4、而现行法律对于行贿、受贿同时打击的双打法律制度,促使双方为避免刑事追究形成利益共同体,贿赂犯罪的信息、证据更难以逸出、取得。
    • 5、册内叶脉画采用重庆特产黄桷叶,有如熟宣染感,所成化作飘逸出尘,极尽中式水墨韵味。
    • 6、翻来覆去都没有逸出家天下国家要求的范畴,而思想也奇迹般地成为通往家天下国家的终南捷径。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KQP
    • 五行

    (1)(形)安乐;安闲:安~|以~待劳|一劳永~。

    (2)(动)逃跑:奔~|逃~。

    (3)(动)避世隐居:隐~|~居。

    (4)(动)散失;失传:~文|~书|~事|~闻。

    (5)(动)超过一般:超~|~群。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BMK
    • 五行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