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逆
拼音: | gǎn nì |
注音: | ㄍㄢˇ ㄋ一ˋ |
感逆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触犯,冒犯。
引证解释:
⒈ 触犯,冒犯。
引《后汉书·安帝纪》:“朕以幼冲,奉承鸿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更相噉食。”
《后汉书·锺离意传》:“百官无相亲之心,吏人无雍雍之志,至於骨肉相残,毒害弥深,感逆和气,以致天灾。”
网络解释:
感逆
字义分解
- 拼音gǎn
- 注音ㄍㄢˇ
- 笔划13
- 繁体感
- 五笔DGKN
- 五行木
1. 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2.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感叹。自豪感。感人肺腑。百感交集。
3.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感谢。感恩。感激。感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