枵腹
拼音:xiāo fù

枵腹的意思

词语解释:

空腹。谓饥饿。

指饥饿的人。

比喻内中空虚无物。

比喻空疏无学或空疏无学的人。

引证解释:

空腹。谓饥饿。

唐康骈《剧谈录·严士则》:“ 士则具陈奔驰陟歷,资粮已絶,迫於枵腹,请以饮饌救之。”《明史·福王常洵传》:“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 清赵翼《边外诸土司地清晨必起黑雾》诗:“我行不蓐食,直以枵腹搏。” 鲁迅《三闲集·匪笔三篇》:“命令被告枵腹恭候于异地,以俟自己雍容布置,慢慢开审,真是霸道得可观。”

指饥饿的人。

周咏《感怀》诗之四:“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

比喻空疏无学或空疏无学的人。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二:“汎览健忘,致成枵腹。” 清杨岘《<燕下乡脞录>序》:“视枵腹而操不律,奚止钧銖之差耳哉!”

比喻内中空虚无物。

宋范成大《除夜感怀》诗:“匏瓜谩枵腹,蒲柳无真姿。” 宋陆游《寒甚》诗:“酒尽瓶枵腹,炉寒客曲身。”

国语词典:

空著肚子。

网络解释:

枵腹

  • 枵腹,空腹。谓饥饿。
  • 枵腹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小小眷村菜馆,大都客满盈门,有时顾客枵腹以待或叫打包外卖。
    • 2、还是大雨、枵腹和无眠,我们在瓦砾中丈量你们勇对厄难永不屈服的精神高度,在余震中记录我们民族的疼痛和坚强。
    • 3、枵腹从公的事情如果成为常例,必然会导致大面积的腐败和动乱。
    • 4、王启正将自己的私宅变成无偿开放的青少年教育基地,这是他枵腹从公、无私奉献精神的一个象征。
    • 5、枵腹从公不仅有害健康,还会打消作积极性。
    • 6、陆游晚年闲赋二十年,后来甚至饲禄也不再向朝廷申请了,忍饥裁句,枵腹读书,均能排遣自如。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o
    • 注音ㄒㄧㄠ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KGN
    • 五行

    (1)(形)空虚:~腹从公。

    (2)(形)布的丝缕稀而薄:~薄。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ETJT
    • 五行

    (1)(名)肚子;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通称肚子(dù·zi)。

    (2)(名)鼎、瓶子等器物中间凸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