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疳
拼音:yǎn gān
注音:一ㄢˇ ㄍㄢ

眼疳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医眼病名。

引证解释:

⒈ 中医眼病名。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黑翳如珠歌》:“小儿患此名眼疳,羚羊角饮硝黄细,知母羚防一并煎。”
注:“小儿患此证,为实热眼疳,宜服羚羊角饮子,泄其实热也。”

网络解释:

眼疳

  • 眼疳,读音为yǎn gān,是一个汉语词语,是中医眼病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VEY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

    • 拼音gān
    • 注音ㄍ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AFD
    • 五行

    (1)(名)病名:疳积;中医称小儿的肠胃病。

    (2)(名)病名:马牙疳;“走马疳”;牙床和颊部急性溃疡;流脓和血;小儿容易患这种病。

    (3)(名)病名:下疳;性病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