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香
拼音:yú xiāng
注音:ㄩˊ ㄒ一ㄤ

余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残留的香气。 2.浓郁的香气。 3.其他香气。 4.馀下的香料。

引证解释:

⒈ 残留的香气。

《西京杂记》卷一:“中设木画屏风……緑熊席。席毛长二尺餘,人眠而拥毛自蔽,望之不能见,坐则没膝,其中杂熏诸香,一坐此席,餘香百日不歇。”
唐李商隐《过伊仆射旧宅》诗:“幽泪欲乾残菊露,餘香犹入败荷风。”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昨日得卿《黄菊赋》,碎翦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餘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⒉ 浓郁的香气。

唐丘为《左掖梨花诗》:“冷艷全欺雪,餘香乍入衣。”

⒊ 其他香气。

唐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林是旃檀,更无杂树,花惟薝卜,不嗅餘香。”

⒋ 馀下的香料。

三国魏曹操《遗令》:“餘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紆广念於履组,尘清虑於餘香。”

网络解释:

余香 (词语释义)

  • 余香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yú xiāng,
  • 释义:1、残留的香气。 2.浓郁的香气。 3.其他香气。 4.馀下的香料。
    • 1、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杯茶,那么既会有一丝苦味,也会获得品尝后的阵阵余香
    • 2、给人援助,手有余香
    • 3、关心是一种付出,关心是一种奉献,关心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 4、婴儿在产房中的第一声啼哭,是生命的开始;冰雪在山坡上消融成河,是春天的开始;人与人彼此在凝视中用笑脸相迎,是沟通的开始;双方在内心中用尊重握手,是平等的开始;看到口渴难耐的陌生人,懂得递上一瓢水,是爱心的开始;送人玫瑰后,发现手有余香,是快乐的开始。
    • 5、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
    • 6、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TU
    • 五行

    (1)(代)我。

    (2)(Yú)姓。

    (3)(名)剩下:~存|~党|~毒|~额|~款|~力|~粮|~剩|~缺|~外|~威|~蓄|~残|~多|~富|节~|盈~|心~力拙|不遗~力|残渣~孽|虎口~生|死有~辜|心有~悸|绰绰有~|游刃有~。

    (4)(名)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数|五百~斤|一丈~。

    (5)(名)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闲|业~|茶~饭后|兴奋之~|高歌~曲。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JF
    • 五行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