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胡
拼音:dōng hú
注音:ㄉㄨㄥ ㄏㄨˊ

东胡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因居于匈奴之东,故名。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因居于匈奴之东,故名。 春秋、战国时,南邻燕国,后为燕所破,迁于今西辽河上游一带。 秦末东胡强盛,后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馀众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别称乌桓、鲜卑。见《史记·匈奴列传》。后亦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唐杜甫《北征》诗:“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满洲外族,是曰东胡。”

国语词典:

先秦时居于中国及匈奴之东的北方游牧民族。参见「通古斯族」条。

网络解释:

东胡

  • 东胡是中国东北的古老游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大约1300年。东胡、濊貊、肃慎被称为古代东北三大民族。东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
    • 1、东胡是东周时期活跃于燕国东北面的一支胡人。
    • 2、本文通过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材料分析探讨历史上的东胡族。
    • 3、降及有明,遭家不造,蕞尔东胡,曾不介意,遂因缘祸乱,盗我神器,奴我种人者,二百六十有七年!凶德相仍,累世暴殄。
    • 4、门栓是横的,远不如竖着顶住门坚固,如果东胡军不惜代价反复撞击,也不是撞不开的,如果找一些树干之类的来把门顶上,防御效果就的多了。
    • 5、临街的东胡同是杜家有名的“义和大院”
    • 6、这批墓葬不仅从年代和地域上能够满足与东胡相联系的条件,在经济类型和人种特征上也与东胡族所应有的特点相吻合。

    字义分解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II
    • 五行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EG
    • 五行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