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格
拼音:jǔ gé
注音:ㄐㄨˇ ㄍㄜˊ

沮格的意思

词语解释:

阻止;阻挠。

引证解释:

⒈ 阻止;阻挠。

《新唐书·张说传》:“説畏其扰,数沮格之。”
宋苏辙《上皇帝书》:“去官者久而不得调,又多为条约以沮格之。”
《明史·王纪传》:“纪劾曄抗违詔书,沮格成命,皆不报。”
孙中山《护法宣言》:“若有沮格此议以便其私者,则和平破坏之责,自有所归。”

网络解释:

沮格

  • 沮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ǔ gé,是指阻止,阻挠。
  • 字义分解

    • 拼音jǔ,jù
    • 注音ㄐㄩˇ,ㄐㄩ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EGG
    • 五行

    1. 阻止:沮遏。

    2. 坏,败坏:沮丧(sàng )(失意,懊丧)。色沮。力竭功沮。

    1. 〔沮洳〕低湿的地带。

    • 拼音
    • 注音ㄍㄜ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TKG
    • 五行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2.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3.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4.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5.  击,打:格斗。格杀。

    6.  推究:格致。

    7.  树的长枝。

    8.  至,来:格于上下。

    9.  感通:格于皇天。

    10.  变革,纠正:格非。

    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